訪談指引:
1.訪談對象:
輔大織品服裝學系服設組之大三大四學生為主。 2.訪談問題: 3.訪談注意事項:請各組於訪談前,擬定問題方向與詳細問題內容,以開放式問題為主。參考主題:流行趨勢資訊之獲取與解讀、對於流行與時尚之看法;創作靈感的來源;服裝設計偏愛的款式與主要設計理念;服裝設計之步驟與技巧、偏愛的方式與原因;電腦輔助設計的使用心得;未來職業之規畫等等。 (1)訪談前:請事先聯絡,並表示訪談的主要方向,讓受訪者瞭解,並詢問意願。時間與地點的確認,以受訪者方便為原則,地點以安靜不受過多打擾之場所為優先。也可準備簡易禮物答謝,如一杯咖啡。並預先準備記錄工具,以紙筆記錄為原則。如有必要須錄音記錄,須先徵求受訪者同意。
(2)訪談中:務必注意用詞與禮貌。請先介紹訪問成員與訪談目的,訪談中勿偏離訪談主題,並注意時間。
(3)訪談後:請與受訪者合照,並表示由衷的感謝,並相互留下基本聯絡方式,以方便訪談後須更正或後續工作之進行。
(4)訪談結束後請儘速彙整記錄,並作出結論,以免時間過久忘記訪談內容。最後,寫信致謝受訪者,並可將報告彙整後寄給受訪者。 |
設計師訪談(甲班)
15 設計師訪談
第十五組學長姐訪談: 組員:詹禹哲 葉建佑 蘇家嫻
這次訪問的是織設大四的娃娃,他說不能叫他學姊…
Q1:對於織品服裝學系的服裝設計組以及織品設計組和行銷組,請問學姐的認知中這三個組別有何不同之處?
A1:行銷組較外向,公開,織設與服設校相同,作設計方面,學習…,但織設設計較早,從布料就開始學習設計。
Q2:請問學姊為何進入織品設計系?
A2:申請進來,對此科系有興趣,自幼就會創作,而準備作品集打算進入服裝設計學系。
Q3:織品設計系畢業後通常都進入哪些行業?
A3:如雜誌社,成衣公司,紡織公司,紡拓會,攝影。
Q4:請問學姐以後想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A4:系上有安排暑期實習,如表現符合公司需求會保留位置,或是出國深造充實自我能力。
Q5:學姊如果沒有設計靈感時,作業份量又多,該如何應付?
A5:找到自己的舒壓方式,找到興趣讓自己充電,以重新找到靈感與方向,另如:參加社舞社,跳舞。
Q6:未來想設計出什麼風格的產品?
A6:取決於個人風格,例如學姐喜歡粉紅色以及龐克風格。
Q7:大三大四的學長姐容易開始創業嗎?
A7:其實系內同學在做自創品牌的部分並不普遍。
Q8:學姊覺得我們輔仁和實踐又何不同?
A8:認真程度的不同。
|
第01組 設計師訪談
設計師訪談 受訪對象:服裝設計三 田家瑋學長 訪問人員:秦廣皓、李崇愷、薛旻州、蔡政修
受訪題目: 1. 對於織品服裝系的織品設計組、服裝設計組、服飾行銷組其不同之處 服裝設計組:用布料作成衣服,衣服的結構、設計等 織品設計組:用紗線作成布料 服飾行銷組:市場與統計 2. 請問學長為什麼進入織品服裝系? 由於本身對於服飾設計就頗有興趣,經由推甄申請進入輔大的織品系服裝設計組,學習更多有關織品服裝方面的知識 3. 服裝設計組畢業後通常都進入哪些行業就業?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可能,並不是一畢業後即可成為設計師的,通常會先去作造型或者是當品牌的助理等等 4. 請問學長以後想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本身想繼續進入研究所就讀,獲取更廣更博的織品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去工作,並且去瞭解服裝市場的走向 5.學長如果沒有設計靈感時,作業份量又很多,該如何應付? 這種情況很常發生,但先別急,放鬆一下心情,放下手邊的工作,上網去尋找靈感,生活上也有許多東西能帶來靈感,電影、書籍之類的等等,尋找一些簡單又有用的方法,而不是一昧的想破腦 6.如何設計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可以與服飾行銷組的同學一同合作,去作市場調查,瞭解大眾的喜好,以及去看看流行書籍等,查閱當年流行的款式、顏色等等 7.未來想設計出什麼風格的產品? 老實說沒有特定的目標,還沒往那方面去思考 ( 笑 … ) 8.對於電腦繪圖設計這方面,學長看法如何? 喜歡以手稿的方式進行設計,雖然使用電腦設計較為快速方便,但是相較之下較不容易思考,直接手繪的感覺與大腦更貼近,用手隨意塗鴉或許還會有 天外飛來一筆 的驚奇 9.是否須時常留在系館做功課? 那是當然 ! 通常家裡不會有相關的機器,所以當功課繁重時,就須時常夜晚留在系館操作,當然以後有機會也想買幾台機器在家用用,也較為方便
心得: 學長看起來內向靦腆,但是人也很好相處,經過這次的訪談後,稍微更了解設計組,時常需要留在系館做功課,是跟我們行銷組最大的不同,還有當基礎設計出不來的時候,要先放鬆心情而不是想破腦阿!! |
第10組 設計師訪談
第02組 設計師訪談
訪問對象: 服設2 何欣儒 學姊
流行趨勢資訊之獲取與解讀
流行雜誌.報章書籍 裝苑.IN.FUDGE.SPUR.各類有關於時尚和服裝配件的發展史. 皮件.洋裁.金工飾品的書.各種不同領域的書籍 不要限定只看時尚和流行的書籍 大量的閱讀非相關領域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流行與時尚之看法 時尚就是做自己 擁有自己的特色 不盲目 不追隨 穿著最適合自己的衣服就是時尚
創作靈感的來源 閱讀大量的書籍 再次強調 不要只看時尚和流行的書籍 培養文字和文學和史學的能力也很重要 觀察生活週遭的大小事 天馬行空 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
服裝設計偏愛的款式與主要設計理念 日風-山本耀司.川久保玲 雖然這兩位設計師用色保守 卻在剪裁獨樹一格 有非常濃厚的個人風格 強調的就是做自己! 在整體造型和配件方面也用盡巧思 創造出山本耀司風(川久保玲風)
偏愛的設計/製作方式與原因 手工 手作物 隨性的 不修邊幅的 粗糙感 破壞感 不是那麼精緻的 但卻有著相當程度的獨特性 從小細節看出個人風格
特殊經歷 純手工皮件設計師 服裝畫/服裝插畫/日風手做物 小助理 辦過聯合服裝畫展
作品類型 (如: 衣服 包包 首飾 配件….) 純手工皮件 從打版 裁皮到縫製皆屬純手工打造 為顧客訂作獨一無二的作品 簡單獨特不修邊幅就是我的風格 (當然也會看客人的要求 也可以隨性的很精緻!) 服裝畫/服裝插畫 瑰麗華美的東方狐狸味 (我的服裝畫怎一個美字了得??)
未來職業之規畫 大學畢業會去考日本文化女子學苑 以後想要為山本耀司或是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cons系列)工作 但也想在純手工皮件和服裝畫/服裝插畫的領域占一席之地
對於學弟妹的小建議 選定自己的風格 好好的往專長發展 不要盲目追求流行 更重要的就是不要失去原本喜歡設計的心 莫忘初衷!!
邵玲麗訪談後心得: 這次訪問完這位學姊真是又得到更多受用的想法和資訊了! 原來平常累積的知識和才能是如此重要,所以我更該從現在開始好好上課、做作業,累積知識,以後工作才不怕”工具”不夠多,我覺得學姐講的一點讓我很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閱讀流行時尚相關的書籍外,還要讀一些文史學,原來充裕自己的頭腦思想,是能帶給設計更多啟發的,聽完學姊的未來規劃,也讓我為之振奮,希望自己也能爭一口氣,在未來這行業中發光閃耀。
邱元妤訪談後心得: 平常我總是把學習的領域訂在’’服裝’’上,經過這次訪談後,我才了解到,原來這門學科的範圍這麼廣泛,也才知道,原來該充實自己的地方還有那麼多,學姊的話真的讓我的學習生涯開了另一扇門,而學姊對於時尚與流行的看法也讓我很印象深刻,’’適合自己的就是時尚,不要一昧盲從'',讓我體認到做自己真得很重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品味,才是成功的時尚之路。
吳欣洳訪談後心得: 學姊的回答最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於除了閱讀時尚流行書之外,也應該多閱讀其它非相關書籍,以往認知裡以為讀織品系就是應當要多接觸時尚流行書,不過經過學姐這一番話的點醒,更讓我知道閱讀大量書籍的重要。在訪談過程中,聽到學姊對未來的精心規劃,開始覺得雖然我們現在只是大一生,但是也該準備要規劃未來的安排,充實自己好讓自己在未來發光發亮。 |
第12組 設計師訪談
Q:通常都由什麼管道得到流行方面的資源? A:網站:style.com、賣點子、雜誌:VOGUE。平常會注意很多知名設計師的作品以及他的理念,作為參考依據。
Q:服裝設計偏愛的款式和主要的設計風格? 以及特別喜歡的風格或品牌? A:本身喜歡的是義大利風格,而品牌則是喜歡亞曼尼。 Q:創作靈感的來源? A:從網站賣點子中獲得新元素,並且加以延伸成為自己的作品或是從中激發出更多的創意。 Q:是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瓶頸? A:我覺得我比較不會將理念轉化成屬於我的設計,在這樣的過程中比較辛苦一些,花的時間也比較多,很多老師都說要不斷的多看多感受身邊事物來激發靈感,這真的很重要。 Q:輔大設計系和別的大學設計系比優勢和缺點在哪? A:其實輔大的資源很好設備也很齊全,但是設計的項目比較少;舉實踐服設來說,他們對於設計比較積極,而且成果發表等等的活動也比輔大來的多。 Q:自己設計的理念? A:每個人設計的理念都不相同,我主要是偏向實穿的路線,我喜歡穿起來舒服的感覺,很多學長姐走的是時尚路線,都有自己的風格。 Q:對於織品系課程的看法? A:很多選修課程都很好玩,像是精工,製作一些小戒指等等,很有趣。這門課因為很多人都修不到,下學期好像會變成必修課程。
訪談心得
吳爾婕 在這次簡短的訪問中,學姊分享了一些經驗,我覺得有些課程很吸引我(像是精工),但是只限服設能上,有點傷心!另外也希望系上能有多一點的成果展。
陳瑩 訪問完學姐後,對於服裝設計組的課程增加了好大的興趣,但也了解到很大的部分是要靠自己努力的,平時可以多看雜誌,多查資料,累積自己的資料庫和時尚敏銳度。
張巽棻 原來,天生資質聰穎的人不常有,靠自己的努力多方攝取新資訊、不斷嘗試的人才是成功主要關鍵。一直以來我以為成功的設計師都是靠靈感不斷的自動湧現,孰不知,在他們背後是經過不斷的追求改變才有的成果。今天學姐給了我的啟發是,一切的設計不光只是不斷設計,多半是要從吸取的知識中轉化而成。
余皓永 我覺得今天跟學姊的訪談讓我收穫很多,感覺服飾設計組學的東西比我們專業很多,有些課程像是飾品製作等等,讓人聽了都想選修看看呢,只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機會,跟學姊聊完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方向更清楚了一些,真是太感謝了。 |
第13組 設計師訪談
*時間:2010/05/20 地點:TC407 * 受訪者:織品服飾服裝設計組三年級 張家榕學姊 * 訪問者:徐婕洳、黃晨宜、劉軒寧、王官玗
* 訪談內容: 1. 在什麼樣的契機下就讀服設組? A:因為分數剛好達到,再加上高中的學姊剛好是行銷組的,在詢問過三組的 差異後,認為自己比較適合服設組。
2. 覺得系上的教學較偏向哪個方面? A:系上的教學較偏實用,在創意設計方面就要靠自己多加發揮、學習,在與老 師討論。
3. 喜歡什麼風格的服裝?最喜歡的設計師是? A:自己平常的穿衣風格比較簡單,但是喜歡誇張的設計風格。 喜歡的設計師是John Galliano。
4. 靈感從何而來? A:平常有整理idealbook,也有在看日雜「裝苑」,但大多時候靈感都是在比較 放鬆的情況下思考得來的。
5. 自己設計的作品中最喜歡的是?是否可以提供照片? A:目前沒有特別滿意的作品,多少有些小瑕疵。
6. 畢業後想往哪個方向發展? A:不會繼續留在服裝業,因為覺得自己的創意比不過別人,但是不後悔讀織品 系,因為多了這方面的知識,覺得還不錯。
7. 對未來的趨勢預測?若未來在準備畢展時會特別往哪個方向走嗎?例如環保。 A:畢展分成成衣和創意兩大方向,雖然現在還沒想好,不過不會特別往環保的 方向發展。
8. 麻煩請給行銷組的學弟妹們一些建議。 A:對於刪掉行銷組一些素描、服飾畫等實作的課程,感覺不妥。 既然是「織品服飾」行銷,應該要對「織品服飾」這方面的技能有一定程度 的了解,因為有學習過就會變成自己的東西,而且在未來若從事與本科系相 關的工作也會比較順手容易。 還有英文真的很重要!不要荒廢了!
* 心得 家榕學姊的笑聲很豪邁,態度也很親切,這次的採訪過程非常地順利、愉
快。當學姊表是畢業後不想從事相關工作卻也不後悔選讀這個科系的時候,有
一種這樣其實也很好的感覺,許多人都覺得畢業後從事的工作應該跟自己大學
念的科系稍為有些相關,當發現將來並不想要從事相關工作時,總會煩惱不已
,懊悔著當初的選擇,學姊卻是覺得這四年學到的東西依然值得,有種「這也
是種生活態度啊!」的想法油然而生。 |
第07組 設計師訪談
受訪者:李欣燕 服設三乙
訪問者:許芷華 蔡筱筑 徐鼎皓 郭皓婷
1. 如何獲取流行趨勢資訊? A. 翻雜誌(MILK、裝苑、HUGE)、網誌(國內國外部落格)、逛街
2. 對於流行與時尚之看法? A. 風格大於流行,並不是所有流行的商品都適合每個人,應該找尋屬於自己 的風格
3. 創作靈感來源? A. 雜誌、美術展、電影、影展
4. 偏愛的設計風格? A. 女裝、可愛、有個性
5. 設計步驟? A. 找靈感圖→現代流行趨勢→結合顏色→立體剪裁→實際運用→選布料
6. 設計理念? A. 老師下題→思考設計→工作→實際提案
7. 對於電腦輔助設計看法 A. 比較習慣手繪,然後再用電腦修改
8. 未來職業與計畫 A. 雜誌編輯、設計師助理、進入大品牌與設計團隊一起設計
9. 設計師與打版師應該為同人嗎? A. 各有專長,應該分工
|
第05組 訪談報告
第五組 設計師訪談 訪問人:石萱、許貝寧、歐亭君、楊莉萱 受訪人:織品服飾設計組三年級 曉彤學姐 A:在我還沒有進大學以前,我常常看很多很多國內的服裝秀,然後那時候考完大考之後要填志願,發現自己對這方面比較有興趣,所以我只填三個志願第,就是我們系的這三個組,一個就填服裝設計,然後就上了,我是指考上的。
A:時尚雜誌只是一小部分,靈感可以取自於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務,像我是攝影社的,我會覺得照片和攝影是我的靈感來源之一,還有我的家人、朋友、室友,和我所生活的環境都是靈感來源,其實不只單單是書報上看到的東西。
A:風格來講我比較喜歡顏色很豐富的衣服,不太喜歡著重於黑白那種極端的顏色,我喜歡豐富的顏色、比較古典的東西,並在基本款上作變化,喜歡典雅和古典,也偏好在同一種色系上作變化,而不是大色塊去拼貼,喜歡顏色上層次的美感。
A:我喜歡做女生的小洋裝,其實打版和立裁我沒有特別偏好,如果是小洋裝,我會比較偏重於打版,因為打版會比較符合人的本體,人台是脫離人體線條的版型,如果紙上打不出來,才會上人台抓皺折。版型和立裁會混合使用,不會特別偏好哪一個部分。
A:在還沒有進這個系以前,對自己的手工藝有一定的自信,但進來以後才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師每次出的課題一次比一次難,不是討好老師,而是要突破自己,發現自己不足的部分再去補足他。(問:那會遇到某一個作業,一直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嗎?) 我覺得我每一次會這樣,大二開始接觸服裝設計入門,做什麼東西老師都會搖頭,常常遇到瓶頸,要在既定的想法上,再多做加工有一定的難度。時間也是壓力之一,但也不想因為時間去壓縮掉作品的質感。而找資料和美感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問:遇到這種狀況會如何轉換自己的心情?) 我會和攝影的朋友去外面外拍,算是一種轉換心情的方法。
A:第一個是D&G,我喜歡他們的設計作品,他們的顏色搭配很成熟,也很有新意。他們的服裝很有量感,他們的男裝是我特別喜歡的部分,份量感很重,會讓我不想要MISS掉任何一個細節。再來一個是VERSACE,我特別喜歡他的女裝,立裁很厲害,很多折子是我以前沒有見是過的,他的洋裝符合我夢中那種典型卻又不典型的感覺 (問:喜歡的設計師有影響到自己的習慣嗎?) 有,我現在在做男裝就會受他影響,一般來說老師會建議我們男裝不要在顏色上做太多琢磨,用低調奢華的感覺,而他們能在顏色中挑出別於黑與白灰顏色的布料,很厲害。
A:如果通常能身體力行,我會身體力行,比如說之前要做一個上海潮流的時尚比賽,我會參考我妹之前帶回來的紀念品,而且我已經訂了機票,打算要去上海取材,有時候親眼看到會更加深刻,如果不能身體力行,我不會盲目的去找資料,畢竟網路上的東西可信度不一定,有時候的主題是很抽象的,比如說未來感,有時候每個人的定義也都不一樣,所以可能要多看時事,我很反對一直看服裝雜誌,這會影響自己的思緒,我覺得那個應該是在最後收尾的時候才去看的。
A:百分之百吧!應該是說我比較喜歡低調奢華,比較典雅,比較古典的東西我設計出來的東西不會太花俏,比如說我之前作一件表面是深藍色的西裝,但打開裡面是酒紅色的裡布,不會讓人家覺得他的外型很誇張,我比較不會想要用顏色和造型吸引別人注意。
A:其實我大二上服裝設計課的時候,我自己的作品都只有到滿意,沒有到很滿意,所以老師不喜歡的時候,我通常都會妥協,可是現在(大三),會比較成熟一點,東西也比較好看,我通常不會很不滿意自己的作品,所以老師不喜歡的狀況會很少,但他會給你建議,你自己可以考慮聽或不聽,我覺得已經不太會被老師的話影響,應該是要把老師的話轉化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聽到什麼就改變什麼,這樣永遠都不會有自己的東西出來。 |
第14組 訪談報告
織品服飾工商業導論 設計師訪談--大四服設組杜建緯學長
訪問成員:李美璇 鍾佩雯 蔡宜庭 蕭荃
時間:2010/5/17 地點:TC308
訪問內容:
1.在學長的作品中,學長最享受、最投入在哪一件作品的創作中?而能讓學長如此享受、如此投入的作品其靈感來自何處呢?(可否請學長與我們分享這件作品,例如作品照片、圖稿等等) 就我的作品來說,應該是屬畢業展的作品最為完整,也可以說是我最費心思的作品。因為我的畢展是與另一位學姊合組,也就是說我們的作品必需經過我們彼此的認同,而且也因為是畢業展,所以我們不管在整體造形或是服裝搭配上都與指導老師們討論過,其中下面這兩套設計是出自我的設計,其中左邊的那套是我們這組的第一套設計稿,而剛好右邊那一套是我們最後剩下一個禮拜所製作的設計,應該說這兩套都是我印象最深刻以及最投入的作品吧。而我們的主題是〝搖擺祖母〞,靈感來源是源自20年代的插畫家Erté,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這主題,可能是因為很剛好我與我的夥伴風格類似,而當初也是有老師認為我跟20年代風格類似,所以才訂下這主題。
2.學長在創作作品時是完全以自己的興趣、想法為創作主軸嗎?或是會考慮現實因素,比如是否迎合市場需求等而加以修改? 我與我夥伴在做這個系列的作品時,我們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在做,也很剛好我與我的夥伴都是走成衣為主,同時我們的專長項目相互互補,所以設計方面我們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至於你們所謂的現實因素,最多就是成本問題吧,我們製作這個系列花最多的部份是在細節處理及裝飾上面,像是缝水鑚或是繡蕾絲之類的手工處理,多少是因為受到目前時裝上面的一線品牌的影響,因為現在的設計除了好看之外還講求精緻、獨特性,而我們所使用的處理手法剛剛好符合目前的需求,所以我想多多少少都有受到影響吧。 3.在進入輔大織品系就讀後,學長是否迷惘過?(對於自己在做什麼?對於未來的工作?) 我是重考第一志願進到輔大織品系服裝設計組,因為我還滿早就知道我自己以後想要走的行業,所以就我而言我滿之道我來到輔大要做些什麼事的,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是在為將來的工作累積專業。至於有沒有迷惘過,當然有,因為一開始對時裝產業充滿幻想,但是隨著年級越來越高,開始有再外面接一些工作之後發現,其實台灣的時裝產業並沒有我想像中的美好,加上老師們也有在說,就台灣的時裝產業的重心大多要往大陸發展,機會及待遇也會比較高,而很不幸的,儘管我對大陸那邊興致缺缺,但是還是要向現實低頭,所以我也不再那麼排斥了。 4.學長未來是想留在台灣或是到國外發展呢? 我個人的話我是希望以國外發展,但是還是要看工作性質,像目前我比較感興趣的職業是服裝設計師、打版師及時裝雜誌編輯,而剛就前兩者來說,在台灣的發展並不是很好,畢竟台灣的市場小,相對的,如果設計師太有個性可能比較不適合在台灣發展,至於雜誌編輯的部份,在台灣或國外來說都還算不錯,只是在國外的話,比較有挑戰待遇也比較好。至於畢業後會先服兵役,等退役後先工作一年並籌備出國事宜,以法國為優先考量。 5. 學長以後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呢?而學長又具備了哪些條件使得雇主願意馬上僱用學長呢? 如同我上述的部份,至於我具備了什麼條件,就目前來講應該是人脈吧,因為很幸運的我在大三的暑假實習課程中,我剛好來到雜誌社實習(美麗佳人,詳見補充),也可能因為我在實習的過程當中表現的不錯,所以直到現在我開始有在接雜誌社助理的工作。而不管做什麼工作,我也覺得我的熱誠及耐心、細心都是我的優點吧,雖然這些不是必要的條件,但是沒有上述這些要素,你想在這個產業中做的長久是不太可能。而就專業的部份來說,在台灣業界的人並不太知道你在學校裡有沒有認真上課,所以他們都會認為同一個科系畢業的學生資質差異不大,而就這一點來說,像是我就有參加過一些贊助商舉辦的競賽或是其他的比賽,像這些經歷也就成為我與其他同儕出色的地方。 6.請問學長對於時尚服飾與流行服飾的看法?對於學長來說兩者的最大差別為何呢? 就我來看這兩者的差別,時尚服飾比較注重在一個品牌的經營理念,也就是品牌故事,可以說時尚服飾帶領著流行服飾,也一定較流行服飾精緻,而時尚服飾有時候也可能是一個概念的呈現,並不適合穿著,且時尚服飾往往會塑造經典,也就是說他不太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消失,流行服飾就不一樣,他會依照年齡層的不同、時事等等因素改變,相對的他的時間性很短,來的快去的也快,產品也不講求精細、昂貴,主要以搭配為重點。 7.就目前來說台灣的服裝產業若要以成為國際服裝產業為目標能有哪些發展? 以我的觀點來看,首要是創新,因為以台灣的本土設計師來看,往往受到市場的壓力,所以多多少少會依循當下流行的款式、顏色等等來做生產,而也免不了抄襲。再來應該是需要好的經營,有時候可能是因為資金的因素,以致於進軍失敗,一個好的品牌除了有良好的設計團隊之外,形象的塑造、品牌的理念、經營模式、資金援助等等,這些都是必須的,而台灣這些人才都有,只是要如何整合起來就是一個問題。 8.能否請學長分享對於古又文學長的看法? 古又文學長對我來說,他當然很厲害,因為他把所學的東西靈活的融會貫通,也因為我不是織品設計組的學生,所以我並不是這麼的了解。不過他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的國際觀,以及他對服裝的熱誠。 補充: 關於美麗佳人: 為世界女人發聲 從深度報導到流行時尚,從美容資訊到生活靈感,從台灣接軌國際,從個人聯結世界。 美麗佳人雜誌,於一九五四年在法國巴黎創刊,五十年後的今天,是全球唯一能夠連結女性議題報導與時尚生活的一本流行雜誌。每一個月全球有超過二千三百萬人閱讀美麗佳人國際版本,橫跨五大洲35個國家,發行四百萬冊,全年廣告頁超過三萬張。今日台灣美麗佳人雜誌,每期發行量六萬五千冊,全省鋪書超過12080點。 根據尼爾森公布之2006年6-12月閱讀率調查:美麗佳人是18-44歲,跨世代女性最愛的國際中文版。 資料來源:http://www.marieclaire.com.tw/ 心得: 蔡宜庭:學長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給他的問題它都能很快的回答, 並且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我們能更加明白織品系未來的出路
蕭荃:學長人很好,很有想法也極具個人特色,甚至對未來的規劃以及當前潮流的看法都十分特別而且新,真的很厲害而且令人欽佩
鍾佩雯:我覺得這次的訪問很棒,學長人很親切,從他的回答裡我們也學到了很多,例如像對未來的規劃等等
李美璇:在這次的訪問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學長的表達能力,面對陌生的我們絲毫不怯場,並且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這是我需要學習的
|
第06組 設計師訪談
時間:2010/05/17
訪問者:張舒淇、洪辰瑜、吳淑禎、蔡備祺
受訪者:服設三年級 標淑宜學姐
1. 靈感來源:生活中,素描本,非服裝雜誌〈汽車、建築〉,紀錄,回顧。
2. 有沒有遇到瓶頸:有,想不出來,或是受限〈團體作業因每人風格不同,而會有不同的想法〉,要先想到後續發展。
3. 設計的作品類型:幾乎都是單品,像是衣服、外套、洋裝。
4. 作品的去處:大都是自己留著穿,也可能會賣,但通常賣的價格都不敷成本。 (因為外面成衣為大廠商,而現階段成本需要依賴布商,所以相對成本也會比 較高)
5. 花色與材質的挑選:會先設計好花樣在去選布,因為先設計在找布會花更多錢,而且通常會挑材質好的布。
6. 比較習慣手繪還是電腦繪圖:手繪,因為沒真正修過用電腦繪圖的,所以通常都是用手繪。而且盡量要讓設計圖跟立裁一致,有時逼不得已只好先抓立裁再修設計稿,但較不建議此種方法。
7. 布料的花費:若先將一切設計稿都完成,而且不變動,中間沒差錯的話,大概完成一單品布料成本是1500元。
8. 有裁縫機嗎:自己有裁縫機,隨時都可以手作。但也可以留在系館和同學一起,只是比較不符合效率,而且系館開放時間較短暫。
9. 暑假有哪些計畫或實習:比較想去單車環島旅行,一邊旅行一邊想畢展主題,搜尋靈感。
10. 以後出路:之前有去過幫助服飾攝影,未來想去幫雜誌拍攝有關服飾一類的工作。
11. 推薦我們一些資訊:去公司實習〈學經驗〉,去別的大學選修有關服飾的課程〈文化大學〉。
心得-蔡備祺 學姐很親切的幫我們解答很多問題。織品系雖然為同一系,但是三組所學的東西不同,所以這次的訪談讓我對服設組有更多的了解。訪談題目雖然沒有很深入,但學姐都有提到關於布料成本對於設計方面的運用,除了讓我們知道如何運用自己行銷組的能力之外,對於外來的出入也有相當的思考。很高興能有這次的訪談機會。
心得-洪辰瑜 很慶幸這次自己組別挑了個很親切的學姊,在訪問服設學姊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一些我們不會碰觸到的辛苦,像是裁縫,光是挑選一塊你要的布就足足花掉幾個鐘頭,或是一整天的時間,而且就算在怎麼沒有靈感還是必須硬擠出來,但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也是我們無法體會的。而且學姐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她希望我們現在就替自己的未來做決定,不要等到大三大四才後悔,真的很感謝她撥空讓我們訪問。
心得-吳淑禎 透過這次訪問,讓我知道原來服設組是真的有在設計衣服,而且可以穿自己做出來的衣服感覺很棒,雖然過程中會很辛苦。之前我一直以為服設組的出路應該就只是設計衣服吧,沒想到還可以擔任攝影工作,其實出路沒有那麼窄。聽完學姐的訪問,我覺得他們真的很累,我還是比較適合待在行銷組,再說我也沒有設計天份,真慶幸我選對組別了!
心得-張舒淇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經驗,問問真正本科系的人可以更確實了解學習內容及優缺點。 由過來人的學姐可以告訴我們現在可以及早做的準備。有許多互許我們根本連想都沒想過,也不知道該如何付行動或者該由哪些管道取得資訊等等,都在這次訪問中得到了解答,讓我覺得收穫很多也非常開心。
|
1-10 of 13